近日,筆者從吉林省農業廳獲悉,由河南云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云飛科技)設計完成的自動氣象站經過一年多的專項科研攻關,實現了預期開發研制目標,順利通過了農業廳驗收,下一步將在吉林乃至整個東三省林區推廣開來,這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對于廣袤林區的監察力度,準確及時的掌握相關林區信息,帶動我國東北林區產業發展,全面促進東北林區可持續發展轉型升。
自動氣象站是2012年10月由吉林省農業廳牽頭,河南云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參與研發的一套農業檢測設備,主要用于對空氣溫度、相對濕度、風向、風速、雨量、氣壓、太陽輻射、土壤溫度、土壤濕度等多種氣象要素進行全天候現場監測。該項目作為我國農業部目前正在籌建的農業物聯網的一部分,主要目的是為了做到對目標區域的24時間不間斷監測與數據上傳分析,可以有效的應對一些農牧業突發狀況,便于針對性的開展工作。
“東北林區森林面積超過6.8億畝,占到了全國森林面積的37%,而我們吉林林區木材蓄積量達到了7億立方米。”吉林省農業廳副廳長孫亞強告訴我們,“由于林區面積太大,而且林區中環境相對危險,依靠人力進行檢測難度很大,這就需要一種安全穩定的檢測設備,代替林區工作者進行全天候的林區溫度、濕度、風力等基本數據檢測。”通過實際演示和檢測,這套云飛自動氣象站能夠對空氣溫度、相對濕度、風向等等基本數據準確上傳,更加難能可貴的是,云飛科技在林區工作人員的建議下,完善了信息上傳方式,設計具有了手機氣象短信功能,可以通過多種通訊方法(有線、無線GPRS移動通訊等)與氣象中心計算機進行通訊,將氣象數據傳輸到氣象中心計算機氣象數據庫中,用于統計分析和處理,受到了林區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,被譽為“大山里的檢測員”。
云飛科技的總經理周國濤先生也介紹說,這套自動氣象站主要由氣象傳感器、采集儀、電源系統、全天候防護箱和氣象觀測支架等部分構成。因為充分考慮了東北林區晝夜溫差等惡劣天氣因素,在設計之初就采用了氣象專用傳感器,有力的保障了該自動氣象站的高精度與可靠性,保證了設備可以應付各種惡劣的野外環境,而且本身具有低功耗、高穩定性、高精度、可無人值守等特點,更加先進的是氣象站上的數據采集儀具有氣象數據采集、定時存儲、參數設定以及標準通信等功能,實現了數據從采集到匯總到儲存的“一條龍”服務。